2005年,和無數走出象牙塔憧憬美好未來的大學生一樣,平凡到塵埃里的我初嘗了社會的棍棒鞭打,混跡在大都市的謀生之路上。5月份的一天清晨,南麟伴著和煦的陽光為我送來一束溫暖,一路溫暖相伴十余載。
對于一個文科生,踏入一家從未耳聞的集成電路理科行當,僅可填充前臺一職,一絲落寞乍現便淹沒不見。調整好心態,開啟我的服務生涯,我的服務對象是當時僅有的十幾位同事,還算應付自如。
依稀記得,怕擠不上公交車而遲到,經常趕早班車,在公司門口臺階上坐等開門,細數陽光照耀柳枝的美好。不到一年的時間,伴隨著公司的一天天成長,后又轉做公司新開辟的銷售內勤、生產計劃和倉庫管理員崗位,同樣是全新的體驗,我們的銷售團隊和外協加工單位遠在深圳和他市,我在滬上隔空交流,溝通無礙。倉庫雖小,五臟俱全,管理的井井有條。
那些年,獨自遠在他鄉,無牽無掛,時常加班至末班車時間,一路小跑,與飛馳的公交車一同到站欣喜若狂一程。功夫不負有心人,在接下來的幾年里,我連續幾年被評為先進員工,得到大家的認可,頓時成就感爆棚。
那時的南麟像襁褓中的嬰兒,天使投資人還在管天管地,衣食無憂。南麟只管強身健體,發展壯大。而一向未雨綢繆的劉總經理居安思危,早已開始琢磨如何自力更生。果不其然,在公司賬上的現金無法支撐正常運營,只有區區幾千元時,總經理一籌莫展,我深感凝重的氣息撲面而來,在與其一起盤算如何將一塊錢掰成兩瓣上煞費苦心。公司開始緊衣縮食,共克時艱,好在大家共濟,挺過難關。
轉眼間到了2009年,四年間公司員工從十幾人迅速擴充至上百人,規模更是翻幾番,我只身一人已無法身兼數職,在將各職分到新進人員后,專心做銷售內勤工作,也培養了幾位小助手。公司同年在香港成立了全資子公司,財務人員提出無法兼顧香港公司財務時,我被委任挑戰新領域,師傅把我領進門后,我獨自修行,看書研究,不斷充電,也算是研得一門新技能。
2012年對于公司來說,是個關鍵年,天使投資人撤資,總經理在苦苦思索出路。在公司高層多次商討后決定,由公司團隊湊錢自掏腰包盤下來,一千萬的投資額,對于一直打工的公司團隊來說,一時間也是難以消化,大家無奈之下通過貸款、賣房、借錢等各種方法盡力保全自己戰斗過的那方凈土。作為管理人員的我,雖不能幫上什么忙,至少不會釜底抽薪,當被問及是否會退股時,我一口否決,我知道我那點份額不會對公司有太大的影響,但我更清楚不能在公司有難時轉身離開。
時隔一年,公司再次調整工作崗位時,我又被重新調任主抓生產,重操舊業,那年這個崗位已經有了一個高大上的名字—運營主管。多日不見,別來無恙……時過境遷,此時的生產與往日小作坊不可同日而語,經常需要出差商務面談、同時與多家外協廠聯絡、協調技術與外廠之間的溝通、整合公司現有資源盡可能滿足公司銷售要求等等。這對我來說,也是一次難得的提升和學習的機會。
回首十五年,我與你一起成長,有歡笑有淚水。
如今,我將變老,你正年少。我把青春獻給了你,我無悔,你必美。
十六歲,花一樣的年紀,南麟正值青春,未來可期…